close
![書封.jpg 書封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uimai/1572363944-4237973029_n.jpg)
🧙♂️大家好,我是三妍良語,勵志實驗狂📜
之前介紹了人生實驗室的短評:
讀書心得短評【人生實驗室】用忘形流簡報破解職涯難題吧!
讀書心得短評【人生實驗室】用忘形流簡報破解職涯難題吧!
🧙♂️ 現在要從插畫的角度去看看,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?
「人生實驗室」除了用忘形流簡報述說主題+表格,是一本人生遇到職涯方面的問題時,
很適合當作參考的書籍以外,它也很適合做塗鴉筆記的練習。
最近把第一本書-從圓圈、正方形、三角形開始的插畫練習,畫完後,我的人物美觀程度上升,
不過對於目標是當個知識方面的解說圖插畫師,我對於一些描述比較抽象相關的文字,
例如:「知識、成長、自我提升、輸入輸出、拖延..」等等
並不知道該如何畫出來。
這時我突然發現,手上的這本「人生實驗室」本身就是邏輯思考的書,
他是用icon的圖示來做成簡報,說一些小故事。
非常適合做關於「敘事表現方面的練習」
而且icon本身就是一種象徵符號,在符號學裡面,特殊的符號和圖形就代表該文化的含義和暗示,
學會用符號表達語意,就像是我們用成語4個字,就可以表達一長串的意思,並且很貼切。
像這樣一個簡報一張圖,每個都給它畫起來。
其實有的圖還蠻複雜的,並不是極簡就很簡單,重新認知到這點!
🧙「腦內館藏的重要性」
你畫過的圖案只是暫存在大腦裡,若是沒有運用在平日的練習與創作中,久了就會漸漸忘記。
學了沒有在用->浪費時間
(練習別人的作品+創作自己的作品)=不斷擴大能力圈
整本書全部畫完ICON約有630張圖,因為圖很小,10分鐘可以畫到20幾個。
滿滿的日曆紙貼在牆上很有成就感!
![8.jpg 8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uimai/1574781016-2284736612_n.jpg)
🐶為什麼不直接在網路上搜尋icon就好了,有一堆圖可以直接拿來畫?
如果直接在網路上面照畫,而不去思考怎麼運用是沒有意義的,只是在練手感。
好在這一本「人生實驗室」是一句話+一個icon圖示,在練習的時候,
可以同時了解這個圖示本身可以運用在什麼方面,
而重複出現的圖示,可以了解它還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上,
有了思考的連結,畫了才更有用。
這是我放假去聽演講,順手練習的塗鴉筆記~
可以看到筆記裡面已經出現一些icon的圖示,我沒有刻意要運用,
只是聽演講的當下順手畫出來的,證明這樣的練習可以補強解說的能力,讓我的圖更加完整。
🐶「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?」
三妍良語當初直接尋找「簡筆畫或敘事類插畫的關鍵字」
但很難找到符合自己目的的書籍教你畫圖。
不管你喜歡畫什麼樣風格的圖,目標是什麼類型的插畫師,
我的建議是你可以挑你喜歡的書籍,裡面有你喜歡的插畫,
你就拿來用你喜歡的方式畫畫看。
適合你的圖未必會出教學書,多在博客來搜尋「圖鑑」、「圖解」之類的關鍵字,
有更多值得臨摹和學習的書籍。
例如下面這3本圖鑑,都有各自的特色:
我們在畫的時候還可以觀察到「原來這段文字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表現」、
「插圖跟文章的排版原來是這樣構成的」
畫的不像也沒關係,別把自己當複印機。
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、喜好、思考方式不可能全無二致,頂多只能到風格很像,畫出來的也會是不一樣的東西。
所以不妨用喜歡的工具,在心中確定一個喜歡的類似風格,然後去找有這風格插圖的書來練習就好。
像三妍良語喜歡用「藍色原子筆+螢光橘麥克筆上色」幾乎連頭髮都沒有的簡筆畫風。
有很多心理學圖解、工作哲學思考圖鑑都有類似的畫風,
在畫的同時一邊想著:「原來這段文章可以用這個插圖表現啊~太有趣了!」
然後把觀察到的部分記起來,以後要出圖文插畫或電子書時,那些經驗就可以派上用場!
--------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